Vswap是OpenVZ的新技术架构。当然这得得益于Red Hat 6的新内存管理技术。不过阿福一直想不通OpenVZ为何好端端的非要整进一个Vswap来。其实Vswap很早就出现了。只是阿福的VPS大多用的是xen,仅有的openVZ也是BuyVM的,而BuyVM的openVZ是用的burst也就是突发内存。因此对于阿福来说这个Vswap是暂时没有了解的必要了。
不过今天阿福看到了性价比较高的BudgetVM的的openVZ,性价比超过了BuyVM(详情请见:BudgetVM 洛杉矶机房到货,需要的朋友速度上了。)。而恰巧BudgetVM使用的就是OpenVZ的新架构,将burst RAM改成了Vswap。
阿福好奇下就了解了一下OpenVZ的Vswap工作的原理,当然阿福的口齿不清,可能阐述不清楚。大家伙都知道,linux之所以有swap这个分区就是为了防备内存不够而存在的。
这就得先说说虚拟技术中的两大架构xen和OpenVZ了。xen和OpenVZ的架构不同,xen是实打实的分配内存,没有动态调节,因此,对于xen来说只能通过Swap来实现内存不够用时的突发状况。xen就像是咱们现实中的机子,实打实,是多少就是多少,没法改变。而OpenVZ则不同,他的内存分配是动态的,也就是说,你用多少他分给你多少,直到达到分给你的内存的最高值为止。这也是咱们能在solovm后台能够看到内存使用量的原因毕竟动态内存的分配是需要时刻监视的。
OpenVZ中的写着是突发内存,其实就是给你限额的最高内存,当给你的保证的内存不够用的时候,就可以分配给你更高的内存,以便让你的机子能够有更好 的性能来应付突发状况。举个例子,一个256M的OpenVZ ,主机商给你的突发是512M。那么你的内存限额就是512M,你登陆后台的时候看也是512M。但是一般来说主机商是不允许长期占用内存到512M的,因为这严重影响了其他用户的性能。这个多出来的256M就是突发内存。
现在Vswap代替了突发内存,也就是说OpenVZ中不管是后台显示还是主机商的标识都会只是256M。不过Vswap和真正的Swap不同的地方在于Vswap是通过内存虚拟的Swap,其速度是真正的Swap是无法比拟的。这也就是变相的相当于是给我们加了256M的内存,但是在linux系统中这个256M的内存不再直接以内存的形式出现而是直接以swap的形式出现在了linux中。
这样做对于OpenVZ的性能有多大的提升呢?阿福翻看了谷歌,大多数人都是支持OpenVZ的这种变化,因为这种变化解决了OpenVZ前期burst RAM的很多不稳定的情况。当然内存虚拟swap这本身就占用了一定的资源。也能让很多本身只有swap才能运行的程序在OpenVZ上运行起来。不过对于阿福来说这种变化的本身价值仅仅在于OpenVZ变的更稳定而已。因此对于购买OpenVZ的朋友们来说,可以不用太在意OpenVZ是Vswap还是burst。
阿福漏见,高手请不吝之初错误之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啊福主机 » 关于openvz新架构vswap小解